《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紀錄太陽花運動 不是英雄篇章電影【壹週影評】
文|塗翔文(資深電影工作者、影評人)
紀錄片的迷人之處,就是在於一切都無法預料,在真實的變化中捕捉、甚至改變原來的初衷想法,往往是紀錄片工作者始料未及。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拍攝的主角是兩個大學生,一場太陽花運動風起雲湧,這是導演傅榆沒有想到的發展,卻沒有牽動改變她以「人」為中心的創作邏輯。

於是我們看見了很真實而漫長的青春紀錄,而非僅是歌功頌德的英雄篇章。
時間最能展現一切細微的變化,導演傅榆從2011年開始紀錄兩個當時還是大學生的陳為廷、蔡博藝,他們同樣熱衷社會運動,也將自己的青春熱情投注其中。
一個是土生土長的台灣孩子,一個是中國來台、由外往裡頭看的的留學生觀點,他們的發展與轉變在片中一點一滴被爬梳呈現,亦在這部紀錄片裡恰成對比。

太陽花運動意外成了兩個年輕生命發生劇變的重點,尤其是陳為廷突然成了學運領袖,又有暴起暴落的奇特經歷,竟意外都成了鏡頭下的情節。
傅榆拍到的並非是他光鮮亮麗的一面,反而是突然變身成學運領袖所背負的壓力與慌張,還有在他們周圍更多充滿期待與希望的群眾眼神。

我一向不太喜歡紀錄者過多暴露自己的那種紀錄片,但《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卻反而因此更讓人有感。
傅榆在片中檢視自己的拍攝過程與思維,包括有些關鍵時刻的錯失,以及最終對被攝者的過份期待與失落,都讓影片最終超脫了單單關注兩位主人翁的視角,進而爬升到更高的位置,讓觀眾在時間漫長的流逝過後,更能宏觀地看待這整個世代、甚至是整個事件的本質真相。
這是本片之所以得獎無數的原因,也是它最可貴的地方。 (責編:黃識軒 圖片:七日印象電影提供)

影評人 判
給分數:86
藝術性:4★
娛樂性:3★
.影片資訊.
上映:2019年4月12日
導演:傅榆
演員:蔡博藝、陳為廷
類型:紀錄片
片長:1時58分
分級:普遍級(0+)
轉自:https://www.nextmag.com.tw/realtimenews/news/46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