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名之亂2〉兩個陳玉珊都有事 惹官司、挨告A勞保費【壹點就報】
4年前,國片《我的少女時代》以成本8500萬在全球夯賣、總票房達新台幣25億元,是導演陳玉珊所執導的電影處女作,片夯人也紅了;去年,她卻因傳出將為該片拍攝續集的消息,挨告了!
據悉,該片著作權被授權人,是片商華聯的控股公司「益都有限公司」;該公司在2018年5月4日於台北地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排除和防止陳玉珊和她所屬的京騰娛樂,對《我的少女時代》電影及著作權的侵害。
《壹週刊》調查,當時益都公司強調:「陳玉珊女士及京騰公司並無任何得以拍攝《我的少女時代》電影續集或類似其續集之權利。」後來,陳玉珊為此始終感到困惑,並有媒體報導指她說:「我本來就沒有要拍啊,我不會拍。」

陳玉珊所屬京騰娛樂表示《我的少女時代》是陳玉珊個人創作的半自傳體故事,「就算陳導演日後希望再次改編其個人生命經歷,化為創作能量,那也當然屬於創作自由之範疇,不容第三者任意壟斷或壓制」。
「依據益都新聞稿內容,顯然他們認為:透過浮濫訴訟可以任意將他人的人生經驗物化為公司私有財產予加以獨佔,更可以用不實訴訟來壓制藝術創作者的創作自由。本公司不以為然。」 京騰娛樂 做出回應反駁 。
京騰娛樂更質疑《我的少女時代》故事目前的著作權歸屬,自認仍有權依法主張陳玉珊和京騰的權益;後來,王大陸也公開否認,稱是原班人馬、全新的組合要合作全新的故事《惡作劇之吻》。
因《少女2》惹出爭議的陳玉珊, 從唸世新廣電,然後入行當助理,再從「金牌製作人」、「偶像劇教母」搖身一變成獲金馬獎提名的新導演;對自己事業上的成功,她認為:「能夠做好事情的人,在各行各業都能有一片天,重點是你有多喜歡這件事情,你有多投入?」
不過,2016年開始在台灣影視娛樂演藝領域的電影圈有兩個「陳玉珊」,也都在搞電影!《壹週刊》調查,一名原名為陳禹如的女子,憑藉在2011年成立的華娛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以華娛電影公司的監製名義,也在電影圈打拚事業版圖。
據悉,陳禹如的官司不少,網搜即可查出各大銀行都有對她的支付命令、給付報酬等由法院裁判之判決書;也因與中影公司的債務官司,曝光她在2016年9月改名為陳玉珊的事實。

葉男日前向《壹週刊》投訴,爆料原名陳禹如的陳玉珊「積欠多名員工數月薪資,每月都有在薪資裡扣除員工的勞保自付額,最後員工發現勞健保都沒有保」、 「盜刷員工信用卡付公司的電話費」、 「在員工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員工登記成公司的監察人,害員工被老闆的債務人誤會成是股東被其追債」。
「數年前已有一批員工被欠薪,那批員工當時都有告上法院並有強制執行書也都因老闆的公司是人頭公司並早已脫產,所以至今2年多也都求償無門拿不到薪水」、 「在外聲稱有與知名特效化妝人士配合開立電影特效化妝課程,後來向數名學員收費數十萬之後,假借化妝老師在大陸拍影之原因,不開課給學員,至今也不退款給報名學員」。
「聲稱台灣知名演員王月與大陸香港知名演員連凱是公司股東,要被積欠薪資的員工不必擔心,結果員工查證後才得知都是騙局」、「騙員工資金週轉突然有困難然後,要員工擔任她公司的擔保人向銀行貸款,最後她貸款沒繳還蓄意脫產,導致幫忙她的員工被銀行凍結帳戶,無奈之下只好替她將銀行貸款還清,事情發生已兩年多,至今也無法拿回」。
